“養老”一直是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針對我國養老金地區性結構不平衡、有的地方結余較多、有的地方錢不夠花的現狀,前段時間有學者提出“南錢北調”的解決方案——把南方地區多年的結存結余調到東北緩解當地壓力。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南方網友紛紛表示:自己社保交那么多卻要拿去給別人用,太心塞了。
(網圖)
相關專家表示:“南錢北調”涉及的全國統籌不是把南方利益無償出讓給北方,而是從蓄水池中輪流取水用水的資金調劑。但事實上,全國統籌就意味著以省級統籌作為前提和基礎。然而目前能夠實現省級統籌的地方并不多,多數省市還處于“縣級統籌”和“市級統籌”層次。何況全國統籌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單在操作中就有很多細節性問題無法規避。
中經國富養老問題專家表示,要解決養老和養老金問題,核心在“錢”,對政府和家庭來說都是如此。政府需要在發展本地經濟上下功夫,盤活經濟才能有錢投入到養老工程中,也才能吸引和留住能為社保池注入活水的青壯年人員。對家庭來說,考慮到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居家養老是一段時間內最重要的養老模式,而這也對家庭資產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老齡化問題嚴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9008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億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億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老齡化程度繼續加大,60歲以上及65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比重都有明顯上升。
如今人口學界普遍相信,照此速率發展,中國會在2025—2030年前后進入“超老齡社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7%時為“老齡化社會”,達14%為“老齡社會”,達20%為“超老齡社會”)。屆時將有約3億老年人的養老問題需要解決。直白點說,就是中國正在以全球第一的老齡化速度步入超老齡社會,并長期負擔全球第一的老齡人口,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
中經國富養老問題專家認為,雖然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較快,但老齡化程度同樣在飛速增長,加之由于人口眾多、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及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國的養老問題遠比同樣步入老齡社會的其他國家要棘手。這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需要國家、社會各界和居民家庭聯合行動起來,才能有望逐步緩解。
居家養老更適合現階段中國國情
為應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國家提倡“9073”的養老目標,即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的老人社區養老、3%的老人機構養老。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并由社會提供養老服務的一種方式,既區別于機構養老,也有別于傳統的家庭自然養老,它是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
居家養老的主要特點是對社區公共資源和家庭內部資源進行復合式利用,同時也相對減輕了社會和家庭兩方面的負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但不能忽視的一點在于,這種養老更適合生活能夠自理、沒有很高護理和醫療方面需求的老年人,而如果看護需求較強,則更適合專業設施和人員配備方面更具優勢的機構養老。
中經國富養老問題專家認為,居家養老是更適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養老模式,其中雖有自力更生的部分,但這也需要建立在比較完善的社區設施配置的基礎之上,尤其是醫療資源,基礎醫療、社區醫療的普及是居家養老政策推行的關鍵要素。
關于中經國富
中經國富以經國富民、守護幸福為宗旨,精選國內外一流產品和服務機構,致力為中國千萬家庭提供財富、健康、教育、養老、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綜合咨詢和風險管理服務,以深厚的資源實力和資深的咨詢團隊為支撐,深入社區為客戶提供高效率、全周期、多產品的服務和咨詢,真正實現與客戶共同成長,切實幫助客戶提升家庭風險防御能力和家庭財富的保值增值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gfwjjx.com/guandian/169341.html
人劉永富介紹,十八大后,中央對扶貧工作的重視力度空前,習近平高位推動,要求“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工作,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如期脫貧、所有貧困縣要...[查看全文]